banner
ETHMaster

ETHMaster

writer
twitter
twitter

《聰明的閱讀者》讀書筆記

我總是想快速的完成一件事。抖音短視頻的 15 秒現在都覺得長。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閱讀。短視頻的文案、微信群的消息、公眾號文章、政府工作報告等等

看到一段文字我們能根據字與字的排列組合解碼出他們的含義。那麼我們在看到一段段的文字然後得出文字的信息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大腦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的大腦結構大概在 200 萬年前就已經定型了。正如進化心理學家所說,我們雖然肉身生活在 21 世紀,但是腦子確實是石器時代的腦子。幸運的是,我們的大腦具備可塑性,可以根據環境的不同進行不同的調節。

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大腦調用了哪個系統參與其中,分別是,視覺系統、語音系統和運動系統。

首先視覺系統會捕捉到我們閱讀的文字,然後將其分解為更小的語言單位。

然後語音系統會根據分解出的最小單位進行 "形音匹配" 和 "快速命名"。形音匹配,換句話說就是將文字這個符號轉化為語音。快速命名則相當於在查字典,只不過查的是我們腦海中的記憶字典,看是否能匹配到這個最小語言單位。
比如,我們看到 "火" 字,就會進行快速命名,著火,火苗等等,最終會從眾多詞彙中挑選出最匹配的語義。

最後是運動系統,運動系統包含的範圍廣泛,主要是坐臥跑跳這類粗大動作以及吃飯寫字讀書這類精細動作。那麼運動系統是怎麼在閱讀中起到作用的呢?書中介紹說,運動系統主要是在我們平時進行寫字訓練所進行的精細動作。閱讀科學中稱之為 "正字法"。比如,當 "吳" 字的 "天" 放在了上邊的時候我們可以識別出來,這就依賴了我們平時寫字這種精細動作。

我讀這本書之前從來沒有想這麼複雜,讀到 25 頁忍不住寫了這些記錄。任何一件事都是可以用科學來解釋的,我們的大腦會在我們不知不覺中運用各種科學的方式方法為我們服務。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